?”
他呜咽着抬起脸,鼻尖、颧骨是胭脂颜色,冷月之下格外动人。
“是的。”白兰将他的小脸
在掌心里,无奈地叹息
“我还喜欢你,我原谅你的错误。”
虽然梅垣已经二十二岁,可白兰却时常觉得他的行为动机还像个小孩子,每天幼稚地担心她最喜欢的男孩儿还是不是自己,不免以出格的行为试探她的底线,
引她的注意。白
兰不忍苛责他的患得患失。
事实上,她了解梅垣种种行为的本质,这样的男孩儿,她见得多了。梅垣总是在溺爱中缺爱,谁让他低位,权力匮乏呢。白
兰并不想解决问题,那对她没好
,她已经有势均力敌的爱人了,
验感一般,比起愉悦,她面对的更多是责任和义务,怪累的。在
理与梅垣的情感关系时,她期待的是坐享其成、不劳而获。
她对梅垣寄予厚望。这个男孩儿缺乏智慧,不很明,他接受‘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教育,
格底色淳朴,然而雍容艳丽的外表给了他足够的甜
,让他成长为风险偏好型的投资者,常有激进行为。他贪恋高收益,也能接受高损失,不
怎么对待他,他都笃信‘事在人为’,这让他总能逻辑自洽地生活下去。他天生是个
益求
的情夫,白
兰相信他能达到相当的职业高度。
“我容忍你再三再四,但别屡教不改。我的成长环境和我接受的教育都在告诉我,女的行为应围绕其目的展开。在
德层面上,我认同高山半岛多偶制的传统,我不想、也
不到钟情和专一。但仍然,我理解图坦臣对于单偶的向往和憧憬。我不会太过分,你也不要太过分。知
了吗?”
名利场上的光环被她收回,她不希望梅垣因过大的落差感而出挑衅
的行为,可白
兰到底还是不忍心,也就没说太重的话。梅垣顺服而依恋地点
,让她很安心。
梅垣并不如图坦臣那么介意多偶制,他有恃无恐,他知自己对于白
兰来说是特殊的。他像她的养父。
从一开始,梅垣就知白
兰内心有个理想情夫的粉本,而自己是最神似的那个。彼时白
兰对他动情至深、垂爱异常,一时不防,自语
‘你是他的遗产’。
那阵子,梅垣别扭了好久。后来随她到高山半岛来,得知曼君是她的养父。即便误会她有恋父情结,梅垣心里还是舒坦多了:只要不是什么‘亡夫回忆录’、‘死去的白月光突然复活’就好。
这种误会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初,在认识迈凯纳斯女士、了解白兰的过去经历、并看完了互联网上一整套心理学课程之后,梅垣后知后觉、恍然大悟:兜兜转转一大圈,原来她
本不是恋父,而是仿母。
婴儿天生得想要亲近妈妈,与妈妈产生情感上的链接,白兰自然的渴望并未及时得到满足。老普利希的出现让她切实地获得了母爱,可她的内心深
仍然空
,她利用文化与族源的认同填补情感的缺失,在象征层面追寻‘母
’:一个无条件接纳她的理想妈妈。
有相同族源的曼君以养父的
份出现在她的生命里,无限接近她对于自
苗谱系的认同,满足了她一直以来的渴望。然而曼君英年早逝,他的年龄永远定格在青春正盛的时候,白
兰却在不断地成长,她心目中与‘母
’这一固定意象挂勾的客
已不再适合担任她的养父。
所以那时,白兰才会说‘你是他的遗产’。承载着‘母
’意象的客
从她的养父转变为她的情人。梅垣知
,自己是来取代曼君的。
“我会尊重图坦臣先生…我也会和其他人好好相。”梅垣绝望地交付自己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