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窗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文窗小说 > 国姓窃明 > 第194章 放在大明这得凌迟(七千字不拆了)

第194章 放在大明这得凌迟(七千字不拆了)

春秋决狱,论心定罪的原则,就没有改过,从《唐律疏议》到宋、明,这个思路是一致的。….

        具体到法条,我大明有很多具体的罪行,在量刑时,也都是准照‘社会风气恶行,酌情加重减轻刑罚的。

        采生折割的罪名总学过吧?这采生折割在我大明律里就允许凌迟,至少也是剐八刀,多的还有十六刀最多六十四刀,你可知为何判得这么重么?」

        沉树人一愣,方以智提到的这个知识点,他还真不知道。

        当然了,采生折割这个名词,这个罪名,他是知道的,就是把正常人(一般是小孩或少年)手脚打断、打成残疾人,然后逼着残疾人去乞讨,骗取别人的同情好多施舍点钱。

        这种事情,明清两朝都是重罪,可以凌迟。

        但沉树人还真没想过,为什么能判这么重――哪怕是谋杀的罪名,杀了好几个人,也未必会被凌迟。

        他便虚心求问:「这还真不清楚,我也一直觉得采生折割凌迟判得有点重了。」

        方以智却无奈地摇摇头:「这事儿的关键,不在于让四肢健全的人严重残疾、手法残忍。更关键的是,会破坏一地百姓的同情心。

        如果一个采生折割的桉子被揭发,却不把主谋凌迟处死,那么以后当地百姓容易出现什么情况?再看到真正需要帮助的残疾穷人,他们都会当成是采生折割的丐头残忍打折骗钱的,一整个乡甚至县的人的恻隐之心,都会因此受损,乡里道德伦常也会崩塌。

        孟子曰人皆有四心,对应仁义礼智,这恻隐之心,便是排在第一,是仁心。一个人的劣迹罪行,如果导致一方百姓仁心沦丧,我辈名教中人,岂能坐视?

        所以,大明律里,类似采生折割这些破坏一方人民恻隐之心的大罪,具体凌迟多少刀,在审判时,是要看其劣迹影响的。

        如果只是在一个乡里有影响,带坏了一个乡的人没有恻隐之心,最少剐八刀也就是了。如果一个县甚至一个府里都有影响,那十六刀到六十四刀都有可能。要用这些罪人的凌迟示众,来褒善贬恶,教化警戒民众别学样,再高的话,估计也不可能传播到那么远。」

        沉树人听到这儿,也是吓了一跳。

        在封建礼教的时代,原来破坏一方人民恻隐之心、导致道德滑坡,惩罚这么重的么?

        明清两朝都能到凌迟啊!

        也多亏明朝没有好的传媒工具,那种导致人民道德滑坡的行径也不可能传说太远,所以影响力极限也就到一个府了。

        要是真跟后世一样,有什么报纸媒体,一个人做了个什么惊世骇俗导致人

        民道德滑坡的事情、被炒作到全国皆知、以后全国人民都失去同情心不敢给真残废乞丐捐钱。

        那按照大明律,影响一个府就能剐六十四刀。影响一个省,还不得剐几百刀?要是导致全国人民道德滑坡,还不得跟袁崇焕一样凌迟三千刀啊?

        这么看来还是后世文明法治社会比较好,至少不会因为影响力而无上限加刑。….

        ……

【1】【2】【3】【4】【5】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极品美女老婆 我在大奉以文入道 暴君当道:满朝奸臣扛不住了 大魏锦衣千岁 盛京小仵作 大秦:我靠读书入圣,开局召唤大雪龙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