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踏踏
一阵马蹄声传来,就见风雪之中,一队十几骑顶风冒雪而来。
而那名仆从看到那一队人马,尤其是看清楚为首一人的时候,登时眼睛一亮,欢呼一声道:“回来了,公子回来了!”
那仆从一边喊一边兴奋的向着府宅深处跑去,显然是通风报信去了。
而李桓还有那十几名亲兵护卫则是在府门之前停下,早已经听到动静的几名仆从连忙跑了过来,有人拿着伞替李桓遮挡风雪,有人拿着掸子将李桓身上的雪花掸去。
李桓看着府门,深吸一口气,大步向着府中走去。
府中早已经得知李桓回来,却被天子接进宫中的消息,虽然说知晓李桓已经回京,一颗心落下,可是不见李桓归来,冯氏、连翘等人仍然是心中挂念。
厅堂之中,连翘正陪着冯氏,忽然之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就听得那仆从在厅门口道:“老夫人,公子回来了,公子他回来了!”
冯氏、连翘二人豁然起身,就听得冯氏惊喜无比的道:“桓儿回来了,快随我去迎桓儿。”
连翘连忙扶着冯氏,几名侍女也是手忙脚乱跟上。
刚走出大厅,还没有出了内院,就听得一阵脚步声传来,一道身影便映入了冯氏、连翘等人的视线当中。
相较先前,李桓的身形越发的挺拔,面容之上的那一丝稚嫩之气早已经不见,平添了几分沉稳,给人的感觉仿佛整个人一下子成熟了许多。
看着越来越近的李桓,冯氏脸上满是欢喜之色,就那么盯着自己的儿子,痴痴的看着。
噗通一声,李桓拜倒在冯氏近前,颤声道:“不孝儿,拜见娘亲!”
不提李桓回府,却说内阁之中,几位阁老还有一应吏员看上去显得颇为忙碌。
临近年关,朝堂之上的大小事务必然要尽可能的做出批复处理,毕竟要不了许久,就算是朝廷也要放假了。
所以说这会儿内阁之中一片忙碌之像。
忽然之间,一名小内侍匆匆而来,一名吏员看到来人忙迎了上来。
那小内侍乃是刘瑾身边的心腹,常常在司礼监以及内阁之间来回跑传达消息,所以说内阁之中不少人对其都不陌生。
那吏员忙道:“小刘公公,您怎么来了,有什么事,随便差遣个人过来就是,怎么劳烦你亲自跑一趟。”
话是如此说,可是那吏员神色却是凝重了几分,这位小刘公公可是刘瑾的干儿子,等闲情况下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可劳烦不了这位出马。
现在这位亲自前来,说不得肯定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甚至还有可能同宫中的那位有关。
心中闪过这般的念头,小刘公公瞥了那吏员一眼道:“带我去见几位阁老。”
吏员闻言连忙引领着小刘公公奔着首辅李东阳所在偏厅而去。
李东阳正在批阅着几分地方上呈上来的奏报,忽然之间耳边传来小刘公公的声音道:“奴婢见过首辅大人。”
李东阳抬起头来,看到小刘公公的时候微微点了点头,将手中的毛笔放下,看着小刘公公道:“原来是小刘公公啊,不知小刘公公前来,可是有什么事吗?”
小刘公公轻咳一声道:“首辅大人,陛下今日问起陕地奏报军功之事,兵部还有五军都督府可曾拿出一份章程,陛下说了,明日几位阁老最好是给陛下一个交代。”
李东阳闻言不禁眉头一皱,捋着胡须微微点了点头道:“原来是为了此事,老夫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