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绥德州百姓如何了?”
那些粮食可是一州百姓的救命粮,李桓真不敢想象,没了那些粮食,绥德州的百姓将会如何。
果不其然,听了李桓的话,杨一清脸上露出了几分沉重之色。
好一会儿杨一清方才开口道:“绥德州十几万百姓饿死者多达两万余,下官抵达绥德州,第一时间拜访绥德州各家豪强、商户,总算筹集了四千多石粮食,每日施以稀粥,总算没有再有大规模的死伤,只是那些筹集来的粮食怕是坚持不了几日了。”
说着杨一清向着李桓拜了拜,一脸恳求的道:“还请钦差大人督促朝廷尽快再度调拨救济粮,下官代榆林一地百姓,恳请钦差大人了……”
说着杨一清向着李桓拜了下去,而在杨一清身后,几名官员以及一众士卒也齐齐向着李桓拜下。
“求大人救一救榆林一地百姓吧!”
李桓陡然之间闻知绥德州饿死的百姓竟然足有两万多人,心神为之震撼,与此同时更是生出了无尽的怒火。
哪怕是杨一清后面说向绥德乡绅豪强筹集了数千石的粮食勉强吊住了一众百姓的性命,李桓心中的怒火也丝毫没有减少。
强自压下内心的怒火,李桓深吸一口气将杨一清给扶了起来道:“杨总督放心,李某既然来了,那么便不会坐视我大明的百姓活活饿死。”
听李桓这般斩钉截铁的承诺,杨一清不禁心中感动,再次冲李桓拜了拜,一脸激动的道:“下官谢钦差大人。”
这一刻杨一清对李桓的种种成见尽皆烟消云散,不管李桓如何好杀,甚至连文人士子都杀,可是单凭李桓心中存有百姓,肯为百姓做事这点,杨一清便对李桓生出几分钦佩以及敬意。
杨一清久在官场,可以说是早就看惯了官场的种种不堪,这么多年单单是被他所惩治的贪官污吏就不下数十之多,如李桓这般心怀百姓的官员不是没有,可是却是极少数。
受了杨一清一礼,李桓开口道:“此地距离绥德州还有多远?”
杨一清当即便道:“还有十里左右,下官为防有鞑靼人余部,特意散出许多哨探,所以事先打探到了钦差大人一行,特带人前来恭迎钦差大人。”
李桓微微点了点头道:“既如此,还请杨总督头前带路,李某先去绥德州,看一看受灾的百姓。”
轰隆隆,大队人马奔着绥德州呼啸而去。
绥德州
城外黑压压一片,到处都是艰难求生的流民,一身补丁的县令丁德朝,身形较之前几日显得越发的佝偻,原本便布满了愁容的脸上如今更是满是愁容。
看着一具具的尸体被差役组织流民之中的青壮抬走挖深坑埋葬,丁德朝便忍不住叹息。
跟在丁德朝身边的吏员道:“大人,如今巡抚大人就在绥德州坐镇,朝廷的赈济粮早晚会下拨,大人所做所为,已经是竭尽所能,无愧于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