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窗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文窗小说 > 三国:我杀敌就能变强 > 第184章 土地问题

第184章 土地问题

        “青州的庄稼,为何不容易种植?”

        杨昭还是第一次听到,关于青州农业的问题。

        李儒说道:“我曾了解过,好像是这里的土壤不行。”

        土壤?

        杨昭想了一会,突然想起这里是华北平原,后世地理课上,老师似乎提到过,在华北平原,有部分盐碱地,土地相对贫瘠,不怎么适合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只能种植一些,耐盐碱的粮食作物,比如高粱等。

        杨昭终于明白,为何城外的田地里,农作物是以高粱居多,原来被土壤限制了。

        古代对土地的改造技术不怎么好,肥料等东西,完全没有,全靠古人摸索出来的经验,利用各种方法尽可能地改良土壤,或者适应盐碱地的情况。

        古人对盐碱地的治理,方法一般是开沟排盐、淤灌压盐和种稻洗盐等。

        开沟排盐,在北海比较常见。

        杨昭攻打黄巾的时候,在外面经常可以看到那些沟渠,这个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洗去泥土里面的盐分,早在《吕氏春秋》就有记载。

        淤灌压盐和种稻洗盐,暂时还没看到,杨昭也不清楚,这个时候的北方,流不流行种水稻,或者适不适合种植水稻。

        只是一种方法,来治理盐碱地,肯定不行。

        现在没有化肥,有机肥又不懂如何利用,庄稼的收成会比较低。

        “青州的土壤,的确不太行。”

        杨昭微微皱起眉头。

        他开始自我怀疑,其实不应该选择从青州开始,这里有限制农业的条件,不过盐碱地方面,还是可以治理,道:“我们回去找文和商量该怎么做。”

        回到衙署。

        贾诩很快来了,听到想要屯田,但有土壤的限制,也皱起眉头,一会后说道:“按照北海原有的方法耕种,就算大量屯田,能收上来的粮食也不会很多。”

        古代里面,特别是乱世,粮食最重要。

        一旦开始大规模的打仗,就算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到时候还会出现通货膨胀,粮价高了,钱越来越不值钱,更买不起粮食。

        “我认为征兵可以继续,我们现在的粮食,还能支持征兵。”

        杨昭对于兵力比较依赖,军费的支出不会减少,有兵了才有安全感。

        现在他和甄氏互利合作,就算粮草不足,还有甄氏作为后盾,能支撑一段时间,然后尽快把盐碱地治理好,补上粮食这块短板。

        贾诩赞同道:“兵是必须要征,如果不征兵,我们很难发展下去,也难以应对外部的压力,但是在军费上面,我认为有一个方面需要调整。”

        杨昭道:“文和请说!”

        贾诩说道:“就是抚恤问题。”

        “主公制定的抚恤策略,以后对军费的消耗会很大。”

        李儒也想调整这一点,很赞同贾诩的提议。

        对于阵亡、因伤退役士兵抚恤金的发放,很多诸侯都会做,但他们只给一次,给完就算了,杨昭的做法,是每年都给,并且每年给的,比别人,包括朝廷一次给的都要多。

        以前在良乡、在洛阳,人少的时候不觉得怎么样。

        现在发展起来,人越来越多,每年都得支出一笔抚恤金,很拖他们的后腿。

        “现在领抚恤的家庭,还不是很多,适当地做出调整,降低抚恤的水平,是最合适的。”

        贾诩继续说道:“以后主公的兵力会越来越多,打仗阵亡的士兵多了,给的抚恤数目会很庞大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极品美女老婆 我在大奉以文入道 暴君当道:满朝奸臣扛不住了 大魏锦衣千岁 盛京小仵作 大秦:我靠读书入圣,开局召唤大雪龙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