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窗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文窗小说 > 诡三国 > 第2653章山川和人

第2653章山川和人

,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说什么古往今来的贤者,隐者什么的,几乎都喜欢在山清水秀之地隐居……

        言下之意,自然不言而喻。

        可就是这些人,在面对自己居住的山川,就是口称『山清水秀』,然后一转头却说某些地方『穷山恶水』出刁民……

        意!

        这明显就是屁股歪得不能再歪了。

        其实民众的好坏,知识的多寡,跟山川自然有直接联系么?

        河东和陇右,就是明证。

        河东之前也是烂得不行,上郡九原云中一带的难民南下,大汉朝堂放任不管,眼睛一闭耳朵一堵,什么都当做没看见没听见,再加上河东内部还经常被白波黑山鲜卑匈奴劫掠地方,所以在斐潜还未开发河东的那个时候,能有多少读书人?又有多少人能读书?

        现在河东读书人明显就比陇右多了好几倍。

        山川依旧是河东原本的山川,河流也依旧是原本的河流,所以抛开其他因素,只是讲什么山清水秀,穷山恶水,不是歪着屁股耍流氓又是什么?

        因此最为关键的并非是山水,而是经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业发达,工商业繁荣,家中有钱粮,就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读书,这才是决定了读书人的数量的最重要的因素。

        所以,若说后世『江南』多才子,并非真的就是因为江南的山清水秀,而是因为江南在后续的封建王朝之中经济比其他地方好,可以供给更多的人读书而已,是外部经济条件让更多的平庸者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更高的位置,而不是凭靠着江南的山清水秀自然风光,就会自然诞生出更多的人才。

        这让斐潜想起了之后的封建王朝,江浙一带科举中第的人数似乎是最多,然后动则就有一些屁股歪的会说这是江南世家传承,是文华之地什么的,好像出身在江南,就是多么了不起,而在其他地方,就是天生下等人……

        但是稍微懂得一点历史的,就清楚在战国时期,江南,也就是楚国一带,还是蛮夷的代称,和秦国一样是难兄难弟,被中原文化人所鄙视。当然楚国在当时也确实是没有什么文化。战国时期的文化强国,是齐鲁。

        甚至到了当下汉代,江南一带依旧还是遍布着脸上涂着各种色彩,举着柴刀竹枪,整天在山林之中呼啸来去的越人,所以若说江南世家真的有传承,这传承是哪里来的?

        真的是江南的山川,土生土长孕育出来的么?

        『地方稳定,经济发展,』斐潜缓缓的说道,『方有人才随之而生……这才是根本问题……河东,陇右之别,只不过是先行了一步的,还有走慢了一步的差别而已……』

        庞统点头说道:『主公所言甚是。』

        荀攸自然也是同意。

        确实,不管是在陇右建立学宫,还是在河东扩建客栈,似乎都是在解决当地的问题,但是实际上最重要的依旧是经济的发展,才能让人从繁重的劳动当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成长。

【1】【2】【3】【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极品美女老婆 我在大奉以文入道 暴君当道:满朝奸臣扛不住了 大魏锦衣千岁 盛京小仵作 大秦:我靠读书入圣,开局召唤大雪龙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