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暗悲凉,只要想一想,便让人绝望。
苏忱临去之前,特意将自己的那一套高中课本送给了黎毓贤:“小黎同志,为了继续革命,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请你努力学习。”
黎毓贤噗嗤就是一笑,将书接了过来:“谢谢你,苏忱同志。”
推荐大学生,自己并没有怎样想过,因为太难了,毕竟自己只是初中二年级的承认学历,在自己上面还有许多类似苏忱这样的高三学生,甚至高中一年级二年级,按理都会在自己前面,所以希望实在渺茫,对于这样困难的事情,黎毓贤也就不愿太过费心,太累了,还是松弛一下大脑的好,可是此时苏忱将书送给了自己,无论如何是一片心意,有空的时候就翻开来看看吧。
于是,送别了苏忱之后,一天的劳动结束后,黎毓贤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在油灯的光亮之下翻开了物理课本,看着那上面的力学公式,不由得便想到了前世的母校――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前世的自己,是叫倪木兰的,出生于一九零一年,也就是前清的光绪二十七年,到了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那一年自己周岁满了十岁,因此很记得一些事情,只听到
都在说着,“皇帝要退位了,大清要完了”,到第二年二月,隆裕太后颁布了,满清王朝结束,民国从这一年开始,纪年的方式也改变了,叫
“民国元年”。
现在对于民国的认识,主要是“军阀混战、腐朽、黑暗、专制”,作为一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黎毓贤以为,说得都不算错,确实相当严酷,不过在这种严峻之中,却也终究生发出一些新意来,尤其是作为“首善之都”的北平――现在是叫北京了的, 然而黎毓贤眷念的名字始终是北平――比如说民国六年,也就是一九一七年,女师大的附属中学开办,那一年自己十六岁,因为家庭一向比较开明,自幼有读新式小学,便考入了高中
,当时附中的首任主任,其实就是校长,叫
欧阳晓澜。
虽然光景变幻,已经这么多年过去,黎毓贤对于欧阳校长记忆还是相当深刻,欧阳晓澜是江西人,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先后在各地女校教书,当时成为女师大附中的首位主任,欧阳晓澜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平时见到了她,总是不苟言笑,板着一张略显干枯的脸,仿佛苦行的修女,另外也有些刻板,不收剪发女学生,不过对于教学是很认真的,经常巡视课堂,勉力督导学生与教师努力于学业与教学事业。
从师大附中毕业后,前世的倪木兰以其成绩优异,便顺利进入女师大,三年后参与了女师大风,这时黎毓贤忽然想到,欧阳晓澜虽然也是女子办学的先驱,然而声名不显,远不如杨荫榆有名,虽然杨荫榆乃是因了鲁迅而得来的极严重的恶名,不过终究还是有名,只要出名,将来就很可以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