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倾转
,圣人看向一侧的云团。
黑与白分开,开始和结束在这里循环生灭。
晶莹剔透,纯净无暇。
“师兄”通天教主微微稽首:“既然来了,不知有何赐教?”
云团之中,骑着四不相的元始圣人,跨步而出,稽首礼
:“师弟千年不见,
心始终未改,可喜可贺!”
通天教主轻笑起来:“比不得师兄!”
圣人之间,除非真的到了必须分出生死胜负的时候。
否则多数情况下,再大的恩怨,也会选择斗而不破。
元始圣人嘿了一声,说
:“师弟,还在计较昔年旧事?”
“弟子门徒,于大
不过刍狗!”
“有甚可惜?!”
这是正确的。
与大
相比,弟子门徒,确实只是刍狗。
因为,即使是准圣,也终有
死
消之日。
至于金仙、大罗?
那个会元不死一堆?
连凡间的修
者都明白红粉骷髅的
理。
圣人们也懂。
弟子?
若不能成圣,终究难免大劫之中走一遭,受那三灾五厄,在因果中灰飞烟灭。
就如昔年紫霄
的三千客。
任你神通盖世,任你灵宝无敌。
不能成圣,终究只是刍狗。
只是圣人的棋子、傀儡。
天
的蝼蚁和尘埃。
这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真谛。
所以,元始圣人
本不在乎自己非
心的弟子之外的人。
那些二代、三代中,除了如杨戬、哪咤这样的大罗、准圣胚子,死光了也无所谓。
弟子就像韭菜,选最好的培养就可以了。
培养的目的,也只是为了
统。
所以,燃灯叛门、广成子背叛,元始圣人都是无所谓。
通天教主摇了摇
:“我的弟子,不是刍狗!”
“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有自己的理想、信念!”
“理想?”元始圣人笑了:“好似余化成一家吗?”
余化成乃是截教散修,封神劫中为了阻拦周军,于是散播了痘疾,导致了数百万凡人死难,修士更是无数。
连武王、姜尚都差点为痘疾所害。
若非杨戬亲自前往火云
,拜谒伏羲圣皇,求得神农圣帝赐丹,如今痘疾依然是洪荒大疫。
“信念?”
“好比是长耳定光仙吗?”
元始圣人说
:“刍狗就是刍狗!”
“若不能有益大
,甚至阻碍大
就该丢弃!”
“师弟,你的
心,为凡尘情感牵绊太多了!”
“这样下去,你恐怕永远无法超脱天地!”
若是过去,通天教主恐怕会被问的无言以对。
因为元始圣人的说法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的。
天地无情,圣人无为。
日月昭昭,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弟子门人,若不能证
成圣,终究只是灰灰。
就像凡人祭天的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