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说,这个建议是靠谱且可行的。日本足球当年能够快速崛起,和优秀的归化球员也不无关系。
最后足协还是选择了扎扎实实的搞青训,搞校园足球计划,把校园足球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全部打通,让球员们在学校里也有明确可见的升级路线。这样才会让更多的家长愿意送自己孩子去踢球,从根本上扩大我们国家的足球人口规模。
这一幕看的在后方演播室里的贺峰和颜康真是无比唏嘘。
当时的中国足球已经跌至谷底,青训人才青黄不接,联赛上座率持续走低,俱乐部投资商纷纷退出,各地俱乐部解散的解散、破产的破产……依靠现有人才想要出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而重新培养优秀苗子又需要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国家队的成绩怎么办?总不能彻底放弃治疗吧?到时候国家队成绩越来越差,说不定还会影响到青训计划。
中国队更衣室里,施无垠环顾他的球员。
没有凝聚力,没有人可以把他们捏合在一起,让他们愿意为彼此牺牲,成就队友。
其实在十年前中国足球不改革不行之际,国内对于改革该怎么进行也是有过一番争论的,那个时候声音很多,意见不一,似乎都有道理。
在上半场结束,球员们走下场的时候,电视转播就清晰地捕捉到了两名卡塔尔球员一边互相指责,一边走下场的镜头。
后卫则抱怨前锋在中国队疯狂进攻的时候,待在前面不回防。
我们自己校园足球培养出来的一批球员都在各自俱乐部成为了挑大梁的人物,还培养出来了胡莱这样能够在英超为国争光的“全村希望”。
足球比赛多少要讲究一些配合,是要讲究团队意识的。
不是为了高额的奖金允诺,而是为了自己的祖国,更是为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每一个足球少年,都一定憧憬过身穿国家队球衣站在世界杯舞台上的那一天。
当这些人聚合在一起时,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为何而战的。
他们为自己的梦想而战,又怎么可能会不拼尽全力呢?
球这种集体项目和田径的单人项目还是有所不同。